2024-07-29
首先我们要知道,胰岛素可以利用和降低血糖,而长期高碳水饮食会让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出现胰岛素抵抗,进而导致高血糖的发生[1]。
针对这一生理机制,通过科学复配L-阿拉伯糖、芦荟、白芸豆、菊粉、甜菊糖苷,以碳水阻断、胰岛修复、菌群调节等方式改善机体血糖水平。
这五种天然食品原料有什么来头?为什么能帮助我们调控血糖?让我们一探究竟。
L-阿拉伯糖已获得多个国家法规认证,通过美国GRAS认证、日本纳入特定保健用食品成分目录-调节血糖,我国已批准为新资源食品(来源于玉米芯、玉米皮等禾本科植物纤维),使用范围为除婴幼儿食品以外的各类食品。
L-阿拉伯糖的甜度为蔗糖的50%~60%,甜感纯正、柔和,但又基本不被人体利用、不产生热量,也不会引起血糖水平变化。
研究发现,L-阿拉伯糖可以抑制56.2%的猪肠黏膜蔗糖酶活性,从而减少肠道对蔗糖的吸收;还可改善高脂饮食引起的小鼠空腹血糖异常情况及餐后血糖水平,让血糖曲线更平稳[2]。
明显改善空腹血糖
明显改善OGTT,平稳血糖曲线
实验显示,与不添加L-阿拉伯糖相比,在20%蔗糖饮食的基础上添加1%的L-阿拉伯糖,可以增加大鼠盲肠重量、减少粪便干重,并增加双歧杆菌数量;改善糖尿病鼠粪便厚壁菌门水平、拟杆菌门水平,降低F/B比例[2]。
表明L-阿拉伯糖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将有助于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提高身体的血糖调控能力。
1、降低血糖水平
芦荟汁中的多糖成分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以帮助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2、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芦荟汁还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从而有助于降低血糖[3]。
3、降低血脂水平
芦荟汁中的蒽醌类化合物和多糖等成分可以以降低血清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4、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同时,芦荟还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这是一种有益的胆固醇,可以帮助清除血管中的脂质垃圾。
1、降低血糖水平
白芸豆粉中的α-淀粉酶抑制剂能够抑制淀粉酶的活性,减缓淀粉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水平[4]。
2、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白芸豆粉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的利用和转化。
3、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长期食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4、降低血脂水平
白芸豆粉中的膳食纤维和植物固醇等成分能够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5、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白芸豆粉有助于促进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合成和分泌,从而改善血脂代谢。
6、预防心血管疾病
通过调节血脂水平,白芸豆粉能够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菊粉还能提高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同时减少肠道对脂肪的吸收,增加脂肪的排泄,对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有积极作用。
在南美洲,甜菊的提取物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于治疗糖尿病。甜叶菊原产于巴拉丰和巴西,它具有高甜度、低热能的特点,其甜度是蔗糖的200-300倍,热值仅为蔗糖的1/300。
一项早期研究表明,在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脂饮食中分别给予0.5 g甜菊糖首或10g甜叶菊叶粉末,在4周的治疗后,大鼠的血糖水平显著降低。另一篇研究表明在所有健康受试者摄入甜叶菊叶的提取物,6小时间隔,连续3天后,在葡萄糖耐量试验和隔夜空腹后,血浆葡萄糖水平显著降低[6]。
建立科学的饮食结构,再加上辅助及适当运动的帮助,能让我们更好地保持自身血糖的健康与平稳!
参考资料: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20年版)(上)[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1, 41(08):668-695.
[2]岩田惠美子, 出川洋子, 澤谷幸, 等. L‐アラビノース添加スクロースのラット盲腸内ビフィズス菌菌数に及ぼす影響[J]. 栄養学雑誌, 2007, 65(5): 249-254.
[3]Shen D, Lu Y, Tian S, et al. Effects of L‐arabinose by hypoglycemic and modulating gut microbiome in a high‐fat diet‐and streptozotocin‐induced mouse model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 2021, 45(12): e13991.
[4]Shen D, Lu Y, Tian S, et al. Effects of L‐arabinose by hypoglycemic and modulating gut microbiome in a high‐fat diet‐and streptozotocin‐induced mouse model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 2021, 45(12): e13991.
[5]Thaipitakwong T, Supasyndh O, Rasmi Y, et al.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of dose-finding,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ulberry leaves on glycemic profiles in obese persons with borderline diabetes[J].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2020, 49: 102292.
[6]Seri K, Sanai K, Matsuo N, et al. L-arabinose selectively inhibits intestinal sucrase in an uncompetitive manner and suppresses glycemic response after sucrose ingestion in animals[J]. Metabolism, 1996, 45(11): 1368-1374.
cxw@bioteke.com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济开发区华清创智园11栋1楼
扫码关注公众号